环保政策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政策 >

2022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作者: admin 时间:2022-11-08 来源:未知
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大力实施532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中轴,根据《2022年武进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市、区下达的约束性指标,PM2.5浓度达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1.2%,重污染天数不多于2天,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地表水市考断面消除劣= 5 \* ROMANV类。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稳步提升生态质量指数,完成氮氧化物和VOCs...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大力实施“532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中轴,根据《2022年武进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市、区下达的约束性指标,PM2.5浓度达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1.2%,重污染天数不多于2天,臭氧污染得到初步遏制。地表水市考断面消除劣= 5 \* ROMANV类。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稳步提升生态质量指数,完成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约束性目标,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的总量减排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组织编制《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打造“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
 
  2.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明确年度落后产能关停退出任务,加快敏感区企业搬迁。持续推进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已经完成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的化工产业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铸造行业分类整治成果,完成“一企一策”高质量发展环保提升整治。深入开展“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工厂。
 
  3.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对“两高”项目工作要求,实施“两高”项目清单化管理,强化“两高”项目源头管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坚决取缔。完善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进“两高”项目纳入系统管理。
 
  4.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引导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用能预算管理和节能审查,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增量。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严格节能评估审查。
 
  5.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按照规划环评审批意见,落实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6.鼓励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依托“六五”世界环境日,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绿色消费。
 
  (二)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7.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开展绩效分级,评定豁免企业,实施差别化管控,做好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持续实施秸秆禁烧监管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全覆盖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展重点时段专项巡查。在规定区域内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推行电子烟花鞭炮。
 
  8.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完成12家重点企业VOCs清洁原料替代并建立管理台账,对替代技术尚不成熟的,推动开展论证核实,并加强现场监管,确保VOCs无组织排放有效控制,废气排气口达标排放。开展涂装、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对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制定整改方案,统一整治标准和时限,实现标杆建设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优化整合一批。8底前,完成53家企业集群排查整治并建立管理台账。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督促指导企业对照标准要求开展含VOCs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露、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环节排查整治。强化工业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物排放监测监控,建立完善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三)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9.持续打好太湖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配合开展“两湖”创新区生态修复专项行动,提升蓝藻湖泛防控能力和蓝藻打捞能力。开展河道清淤轮浚,按照清淤轮浚工作计划,落实确定年度清淤河道清单,制定实施清淤方案,有效削减内源污染。园区全面落实雨污分流、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等要求,实施污水排放全流程标设化管理,市政雨污管网、工业企业雨污管网图全部上墙公示。开展湖滨社区、聚新社区等三个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10.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建立健全水体长效管护机制。深化小微水体治理。继续开展重点支流支浜消劣行动,制订实施“一河一策”整治计划。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和修复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11.强化陆域水域污染协同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长江(太湖)、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查、测、溯、治”系统治理,实施“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年内完成16个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任务和70%以上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实施入河入湖入江排污口长效管理。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编写《西太湖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实施“一园一档”“一企一管”,实现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控”,完善园区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依托涉水企业事故排放应急处置设施专项督查行动,全力推进企业雨水排口、应急排口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涉水企业应急处置设施问题整改。开展涉酚企业专项整治,严防工业特征污染物超标现象。持续推进涉磷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整治,将涉磷企业纳入清单化动态管理,7月底前制定整治方案,年底前完成50%整治任务。
 
  (四)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12.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将水体面积大、污染程度重、居民反映强烈、靠近生态敏感区的农村黑臭水体纳入重点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深入推进小微水体河长制,压实基层河长责任,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整村成片整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开展断头河浜专项排查治理,明确年度计划,推动对断头河浜实施清淤、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贯通“小水系”,让水体“活”起来。加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实现涉农乡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全覆盖,无害化处置率达100%。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及一膜两(多)用等农膜减量替代技术,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8.5%以上。
 
  13.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源头防控,推动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完成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加强历史遗留污染地块的监督管理,完成1个关闭搬迁遗留地块和详查超标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联动监管,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保“一住两公”用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14.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坚决限制排放重金属项目准入。推动电镀行业生产工艺设备提升改造,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降幅达到考核要求。
 
  15.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按照“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加强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考核要求。稳步推进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建设。
 
  16.强化危废全过程监管。完善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新污染物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新化学物质生产使用信息调查。有序推进小量产废企业危废收集贮存试点及收运体系建设,推进园区“危废管家”服务。
 
  (五)深入打好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战
 
  17.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管理。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响应机制。开展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企业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专项督查,常态化推进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
 
  (六)深入打好群众环境权益保卫战
 
  18.着力打好噪音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夜间施工噪声管控,加强文化娱乐、商业经营噪声监管和集中治理,营造宁静休息空间。
 
  19.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强化降尘考核,全区降尘不得高于2.5吨/平方千米•月。严格施工工地和渣土运输监管。按照《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应急工作方案(试行)》中“六个百分百”要求,强化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对违法施工企业依法依规实施处罚。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推动政府投资规模以上新建工程智慧工地全覆盖。强化渣土运输车辆全封闭运输管理,推进城市建成区使用新型环保智能渣土车。强化重点区域渣土车夜间运输集中整治,依法依规查处非法运输、抛洒滴漏、带泥上路、冒黑烟等行为。加强堆场、裸地扬尘污染控制,对城市公共区域、长期未开发的建设裸地,以及废旧厂区、物流园、大型停车场等进行排查建档,并按要求采取防尘措施。
 
  20.推动餐饮行业绿色规范发展。推动产生油烟或异味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定期维护。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或“回头看”,重点区域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实现全覆盖。对重点管控区域内面积100平方米以上餐饮店和烧烤店以及城市综合体、美食街等区域的餐饮服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推动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及运行状态监控,由政府出资进行重点区域餐饮油烟治理设施集中清洗。
 
  21.切实解决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查交办问题整改。完成省政府挂牌督办重点生态环境项目整改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整改任务。按要求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任务。
 
  (七)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2.构建现代化境监测监控体系。以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为抓手,依托园区监测监控能力方案,构建上下协同、省市县三级联网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排放监测监控全覆盖。
 
  23.试行限值限量总量管理工作。开展园区污染物排放模拟核算,依托园区现有监测监控能力,结合园区内重点企业排放信息、园区信息,进行初步模拟,以评估、校验园区污染物实际排放情况。建设园区污染物总量数据库,统筹总量减排、限值限量减排,探索推行园区限值限量总量管理机制,制定园区排污总量库,核定水、气排污总量减排指标,探索园区限值限量管理与总量减排的有效衔接。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各职能部门要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将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二)推进落实
 
  高质量编制年度计划,分解落实责任。及时上报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做好宣传工作。对省、市、区攻坚办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有效配合,按时保质完成。及时受理、调处、答复污染防治综合监管等平台上的案件。
 
  (三)综合考评
 
  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会议,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调度监督,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考评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落实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的年度综合绩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附件:西太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程项目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蓝博同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电话:400-6600-880

联系电话:010-69457333

公司传真:010-80493169

客服QQ:81327455

网址:www.lbtc.cn

企业邮箱:zb@lbtc.cn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玉石井东街38号

[向上]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400-6600-880
二维码

扫二维码免费领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