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巩固提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成效,有效遏制全区空气质量下滑势头,确保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顺利开展,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全面落实“限排放、限煤质、控扬尘、控车油、严监管”五项措施,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以巩固提升空气质量为核心,坚持PM2.5和臭氧(O3)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切实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控制在56微克每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按省上下达比例完成目标任务,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4%以上,其它污染物浓度均值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
三、重点管控任务
(一)严管严控燃煤污染
1.整治和规范煤炭市场经营行为。持续强化煤炭集中交易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监管,制定和完善煤炭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切实发挥煤炭集中交易市场作用。加大优质达标煤炭和洁净型煤生产、储备力度,确保优质达标煤炭和洁净型煤供应充足。煤炭集中交易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全面落实《储(售)煤场地整治标准》,持续整治和完善经营环境,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制定落实洁净型煤使用财政补贴政策,扩大洁净型煤使用范围,从源头上减少烟煤污染。(区工信局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区财政局按职责做好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
2.切实加大散煤煤质管控力度。从3月份开始,不间断实施民用散煤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和卡口管控,对无证(照)经营、私自拉运储售不符合标准煤炭行为严厉打击,落实有奖举报政策。加大煤炭经营和使用单位煤质抽检力度,城市建成区执行民用散煤无烟2号标准,其它区域执行民用散煤烟煤2号标准,对经营和使用不合格煤炭的企业、单位、门店,严格依法依规及时进行查处。(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按职责做好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
3.深入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对全区在用燃煤锅炉进行深入摸排整治,建成区内全面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建成区外优先考虑清洁能源替代,暂不具备替代条件的,一律要求达标排放;不能达标排放的,坚决予以淘汰取缔。开展重点区域燃气锅炉排查,通过技术改造全面实现低氮燃烧,并逐步推广。对不正常使用烟气脱硫除尘设施,使用不符合标准煤炭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罚。(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住建局、区工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2021年10月底前完成)
(二)精细化管控扬尘污染
4.建筑施工扬尘管控。所有建筑工地必须严格落实“6个100%”抑尘措施和“四个一律”制度,对未有效落实防尘抑尘措施的施工工地,一律责令停工整顿。在工程造价和施工中预算施工扬尘治理费用,重点工地安装在线监测或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监管部门联网。将施工企业扬尘管理效能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管理水平低下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区住建局牵头,市、区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5.道路扬尘管控。全区范围内的所有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和物料堆放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未有效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一律停工整顿。道路运输过程中,渣土、砂石料和商砼等车辆必须采取密闭运输措施。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和住建部门对渣土、砂石料及商砼运输车辆实行24小时不间断、全覆盖监管,对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抛洒滴漏违法行为,按照“一违两罚”要求,分别依法严加处罚。(区住建局、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及区属国有投资公司牵头,市城管执法局、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做好配合)
6.裸露土地(堆场)扬尘管控。提前开展城区裸露土地绿化美化工程,并全过程严格有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对其它未供应、未开工建设或预留的空置裸露土地,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严格按照《甘州区城市规划裸露土地规范》要求,坚持“谁所有、谁管理、谁建设、谁(绿化)覆盖”原则,及时采取覆绿、建设围墙、抑尘网覆盖、使用结壳型抑尘剂等措施,做好裸露土地扬尘管控工作。砂石料厂和商砼站在采砂、筛选、堆放等过程中全面落实密闭存储、设置防风围挡或安装自动喷淋装置等防尘措施。(区城管执法局、区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区水务局、区林草局、区工信局、城郊乡镇、各街道和区城市建成区裸露土地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负责)
7.加强城市外围扬尘管控。加大造林绿化扬尘防治力度,城区及周边绿化工程严格落实全过程防尘降尘措施。不断提高农田扬尘管控能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深耕作业、秸秆打捆、春耕备耕过程中,要采取可行措施减少扬尘污染。逐步推行农用地“冬灌”措施,大面积防止冬春季农田扬尘。(区林草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按职责牵头,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8.城市道路洒水保洁。持续加大城市保洁、道路机械化湿扫和洒水作业力度,保洁抑尘车辆常态化上路作业,增加洒扫和抑尘频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湿扫保洁和洒水车辆全部上路进行湿扫、洒水作业。定期全面清洗公共设施、交通护栏等,彻底清除道路护栏下和道路边缘泥土,及时清除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区域生活垃圾,全面清理整治各类卫生死角,实现各街道、路段卫生保洁常态化。(市城管执法局、区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牵头,市公安局甘州分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三)持续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9.加强节能环保炉炕规范使用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持续巩固全区炕烟炉烟治理成效,积极教育引导已改炕改炉居民规范使用新型节能环保暖炕、清洁炉具,禁止使用土炕;推广使用“引燃煤”,杜绝柴草引燃。乡镇、街道加大采暖季督查巡查力度,全面整治改炕“复煨”行为,切实提高使用率,从源头上解决“烟雾围城”现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牵头,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做好配合)
10.加大建成区煤烟污染整治力度。全面整治城区及城郊各类集贸市场面源污染问题,对嘉信农贸市场、闽盛石材等煤烟污染问题严重的市场及门店、企业门房开展集中整治,有条件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应入尽入;不具备条件的,必须采取清洁取暖方式。(区商务局、经开区牵头负责,区住建局、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11.严格落实禁烧责任制。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败叶、农用废旧地膜、电子废物、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沥青等。实行网格化监管,对“四烧”行为进行不间断巡查、劝阻和制止,严格依据《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对屡教不改、抗拒执法、行为恶劣的,依法严厉处罚并在新闻媒体曝光。将禁烧工作落实情况与相关单位、乡镇(街道)、社区领导干部考核挂钩。(市城管执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按职责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
12.强化重点节假日监管。紧盯重点监管时段,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对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限)放区域和场所严防严控,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规范殡葬祭祀行为,焚烧祭祀品必须使用专用器皿,焚烧物必须及时倾倒于固定的垃圾收集箱,严禁当街随意焚烧。依法严肃查处不按规定要求燃放鞭炮和焚烧祭祀品的行为。(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区民政局牵头,区应急管理局,市、区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做好配合,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
13.强化餐饮业油烟治理。加大监管力度,新建餐饮项目严格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做好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使用,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单位定期进行清洗和检测,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区市场监管局负责落实)
(四)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
14.加快补齐机动车污染治理短板。推行机动车环检、安检、综检“三检合一”,规范机动车环检机构审核认证,严把检测质量关,充分发挥机动车排气监管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维护站(M站)建设,5月底前完成机动车排污监控信息系统和机动车维修信息系统的联网,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修制度,实现大气污染排放超标车辆“检验、维修、复检”电子化闭环管理。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柴油货车尾气超标排放、销售不达标油品等违法行为。(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牵头,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15.加大高排放车辆管控力度。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报废淘汰,完成省、市下达的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任务。严格执行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的通告》,制定实施重型车辆绕城方案,依法明确国三标准及以下柴油车辆禁限行区域、路段以及绕行具体路线,严控重型高污染车辆进入城市建成区。(市公安局甘州分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区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16.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统一管理。持续深入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工作,为完成信息登记和检测合格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发放统一的环保标牌,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情况数据库,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等,实行统一有效管理。鼓励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报废,逐步淘汰高排放、超服役期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对不具备淘汰条件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支持安装大气污染后处理装置。全区范围内所有企业和施工工地不得使用未履行申报登记、粘贴环保分类标识、核发号牌等环保手续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牵头,区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五)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17.强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聚焦VOCs活性物质排放量大的石化、工业涂装、油品储运销等行业领域,深入推进石化、表面涂装等重点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开展VOCs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治理效果差、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的单位公布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牵头,区交通运输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18.加强涉气企业污染治理。重点涉气工业企业的堆煤场、卸料口、卸灰口、工业渣场及厂区扬尘等无组织排放点,必须采取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抑尘装置等降尘措施。对长期堆放的固体废弃物要严格落实“三防”措施,大型煤场、料场必须建立密闭料仓及传送装置。深入开展工业窑炉综合整治,鼓励工业窑炉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淘汰中小型煤气发生炉。对重点涉气企业实行现场看、专业查、在线控、随机测等监管措施,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严肃查处超标排放、不正常使用环保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牵头,区工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六)强化区域联合防治
19.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响应。完善预警分级标准体系,统一应急预警标准。当预测到区域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实施区域应急联动,统一发布预警信息。发生重污染天气时,按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对城区及周边大气污染源重点监管企业采取限产限排措施,对各类污染源严加管控。污染天气结束后,立即组织吸尘、保洁、洒水车辆开展连续抑尘降尘作业。(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区气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20.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污染防控。加强对昆仑大道、仁宗路、临松西街、临泽北路等重点路段周边环境管控,划分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管控。制定重点涉气企业错峰生产方案,在冬季采暖期试行错峰生产,按规定时间停窑停炉。(区大气办、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落实)
(七)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21.加大依法治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条例》实施力度,依法有力开展治污工作,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见效,形成依法治污良好局面。(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落实)
22.健全完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充分利用国控、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和空气质量微测网、移动监测车,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数据采集,积极争取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逐步提升精准管控能力。(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负责落实)
23.全面启运大气污染智慧监控平台。区大气污染智慧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行,重点对全区涉农区域“四烧”违法行为、农村居民点炉烟炕烟、道路及拆迁工地扬尘污染等大气污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综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区、镇、村、社四级网格要严格按照《甘州区大气污染智慧监控平台管理运行操作规范》要求,形成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全区域、全时段、无死角智慧监控网络体系。(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湿地局按职责做好配合,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
24.创新大气污染执法监管机制。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法,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重点加强工业窑炉、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VOCs污染治理、扬尘管控等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牵头负责,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四、其他重点任务
25.落实煤炭减量替代。按照全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年度煤炭消费指标。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区工信局牵头负责,区发展改革局按职责做好配合)
26.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健全节能标准体系,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大力开发、推广节能高效技术和产品,逐步实现重点用能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因地制宜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进一步健全能源计量体系,持续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动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区发展改革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按职责牵头负责)
27.加强建成区老旧房屋拆迁和管理。及早完成流泉一二社、王母宫、南闸七社等片区老旧房屋拆迁,根除城郊烟雾“重灾区”。按照《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全面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暂住人口管理,规范房屋租赁行为,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有关规定的,不得进行出租。(区住建局、市公安局甘州分局按职责牵头,有关责任部门、乡镇、街道负责落实)
28.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扎实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防风治沙带“一园四带”生态示范建设。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国家储备林,积极推进生态种草工程。(区林草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按职责做好配合)
29.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积极推进“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借助“互联网+交通”模式,推进公共自行车、智能共享单车交通系统建设,合理增加自行车服务点和数量,方便市民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区交投公司负责落实)
30.构建全民共治格局。按照“属地管理、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原则,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以街道(乡镇)为主,整合社会各方力量,部门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进一步优化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排查摸底、宣传动员、立行立改、综合执法、调度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本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落细。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及时沟通信息,从相关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充实督查力量,对大气污染重点工作实行调度、督查、预警、通报和考核,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靠实工作责任。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甘州区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条块工作职能职责,分别落实到具体股室、具体人员,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位。牵头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落实责任,抓紧抓实抓细各项措施,按期调度工作进展,确保任务按期完成。严格落实目标管理,与各乡镇、街道、部门及重点企业签订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权重,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体系。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多途径、多方式统筹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重点支持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业窑炉、炉烟炕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设施升级改造、机动车遥感监测平台及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力度。各相关企业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污染治理。
(四)强化依法治气。坚持以最严厉的法制和最严格的制度保护大气环境,对有法不依、超标排放、违法排污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严肃依法处理,坚决克服执法“宽松软”问题。重点领域、关键时段实施联合执法,形成强大震慑,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依法维护环境权益,凝聚广大群众自觉防治大气污染、投身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强大合力。
(五)严格奖惩措施。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散煤煤质管控、扬尘管控、工业企业达标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管理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开展常态化督查和联合执法检查,定期督办或通报相关问题。要按照“一次督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机制,对防治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并按相关程序提请区政府进行追责。要探索设立“蓝天奖”,对大气污染防治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六)营造舆论氛围。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法》《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逐步提升企业(个体经营户)和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区融媒体中心要组织开设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专栏,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报道区委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禁令通告、典型案例和工作开展情况,公示各类污染源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信箱等,方便群众投诉;设置曝光台,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形成鲜明有力的舆论监督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