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建立重污染天气风险防范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2021年武坚镇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结合我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快大气污染整治,改善空气质量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以保障镇区人居环境和群众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镇区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科学分析、精准监测、精细管理、依法治理为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突出开展“四尘四烟三气”整治(建筑工地扬尘、集镇道路扬尘、堆场扬尘、机械加工粉尘;餐饮油烟、露天烧烤油烟、垃圾焚烧黑烟、秸秆焚烧浓烟;喷涂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锅炉烟气、机动车辆尾气),围绕实施“改炉、减排、管车、降尘、禁烧、治油烟”等措施,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改善全镇大气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快建立我镇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长效的工作机制,提升综合防治能力;淘汰落后工艺,烟尘等主要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控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禁止秸秆焚烧和露天焚烧生活垃圾,倡导、宣传禁限烟花爆竹,加强镇区面源污染治理。
三、工作思路
(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坚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确定环境污染整治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集中力量优先整治,力求突破。
(二)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坚持源头控制与防治相结合,提高项目环保准入条件,引进先进处理技术;建立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加强督察和监督力度。
(三)统筹协调,联防联控
由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积极发挥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着力增强环境保护合力,加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统一监督的工作机制,形成各部门联动配合,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动员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努力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
各村(社区)、相关职能单位是落实本方案的主要责任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各项重点任务的推进协调工作。
(一)扬尘污染控制
1、强化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控制。
(1)加强施工全程扬尘管控。建设和生态环境局负责建筑工地裸土、施工扬尘污染管控,强化工程机械污染防治,制定重污染天气建筑场地扬尘控制应急工作方案,做好对各类建设工地控尘的停工和其他整治措施,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2)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监管。在重污染天气预警中,社会治理局设立卡口检查,重点针对集镇区域开展检查,严厉查处未采取密闭化运输措施,车辆遗撒以及轮胎带泥等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和建筑施工工地,督促施工企业和渣土运输车辆严格落实各项规定,有效遏制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
2、强化集镇扬尘(油烟)污染控制。
城管监察中队(环卫所)负责镇区道路扬尘污染管控,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监督管理;做好镇区道路扬尘、建筑垃圾、道路遗撒、露天焚烧(垃圾、树叶)等污染源检查;在重污染大气管控期间,尤其加大对设置在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办公楼楼顶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道路的清洁力度。在上午8点、下午12点时段定时洒水降尘。落实全天保洁要求,根据重点防控时段及气象、气温条件科学合理组织开展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加强重点防控时段沙尘及雨(雪)天气等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道路清扫保洁,沙尘及雨(雪)天气后立即组织开展道路清扫、清淤(雪)工作,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会同服务业办公室对露天烧烤店和餐饮业的油烟进行检查;协助社会治理局对渣土车等易扬尘车辆违反规定上路行驶进行检查。
(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养殖锅炉整治
建设和生态环境局负责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严格落实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措施,强化巡查队伍的管理力度,实行秸秆禁烧“一把手”负责制,确保不发生“第一把火”;农业农村局负责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控制农业生产中挥发性物质的排放,组织落实农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养殖业燃煤锅炉整治
(三)强化涉气企业管理
建设和生态环境局负责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监管、工业企业物料堆场扬尘管控;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业企业强制减排措施方案制定和实施;推进大气污染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及时发布大气空气质量状况。
(四) 加强“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
经济发展局负责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清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督促工业企业按启动应急响应等级落实限、停产措施,在应急预案启动实施期间,汇总各地工业企业限产、停产情况。
(五)强化卫生教育应急管理
社会事业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条件下教育系统应急工作方案,组织做好重污染天气发生时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的健康防护工作;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公众健康防护及医疗保障工作方案;开展重污染天气引发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报告与重污染天气有关的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儿科疾病的异常发病情况,并相应加强疾病救治力量。
(六)强化农村大气污染源排查力度
各村(社区)成立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大气重污染防治和应急专项工作小组,按照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及时处理上级下发的督办案件,并做好反馈和复查工作;在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后,各村(社区)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村域内做好宣传,对企业和工地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七)强化执法查处力度。
社会治理局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负责大气治理和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类违反案件查处。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企业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做好重点污染企业暂停、限产时的安全生产工作。市场监督分局负责对成品油、涂料、胶粘剂等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从产品源头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
(八)优化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
按照“属地管理、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以各村(社区)为主,部门联动,分区域明确网格长和网格员,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总方针,进一步优化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排查摸底、宣传动员、立行立改、综合执法、调度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有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武坚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张军兵同志任组长,副镇长骆文平同志任副组长,各村(社区)、相关责任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骆文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建设和生态环境局。负责制定考核评估办法,指导、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全镇联防联控工作。
(二) 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和引导公众配合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境质量信息公众服务,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创新和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改善环境质量行动中来。倡导文明、低碳、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全社会树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
(三) 强化协调配合。各村(社区)、相关责任单位按照各自的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通报情况,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
(四) 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相关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整治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提高镇区环境管理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五) 落实工作责任。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考核,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层层分解落实,务求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六) 强化考核督查。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社区)、相关责任单位。将大气颗粒物控制目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构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