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政策 >

蔡甸区2019年拥抱蓝天行动方案

作者: admin 时间:2020-08-25 来源:未知
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快建设生态蔡甸,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以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全面统筹抓好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控,保障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空气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我区可吸入颗粒物(PM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快建设生态蔡甸,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以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全面统筹抓好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控,保障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空气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我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7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4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不高于36微克/立方米,臭氧超标天数不超过2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81%。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长江、汉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不再新建重化工及造纸行业项目。研究制订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约束。(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2.新建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新增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建设项目实行现役源2倍削减量替代。(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落实《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方案》(鄂政发〔2018〕24号)和《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工作要求,完成武汉家美漆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邦仕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武汉市蔡新胶丝厂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区科技和经信局,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蔡甸街、永安街)
 
  4.以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化解钢铁等过剩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5.落实《蔡甸区“散乱污”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开展“散乱污”企业拉网式排查,2019年9月底之前基本完成分类整治。杜绝“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供电公司,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6.推进大气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武汉华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威华铝业有限公司等3家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
 
  7.按照湖北省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部署,完成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
 
  (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1.全区禁止新建燃煤发电机组,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不予新建燃煤锅炉。(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2.全区煤炭消费总量较2017年减少。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供应,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019年达到15%以上。(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督促、指导年用煤量大于1000吨的煤炭使用单位建立用煤台账,并按照不少于3天的用煤量储备优质煤,作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措施。(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4. 2019年9月底之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以下简称禁燃区)内燃煤炉窑(不含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烧成工段)清洁能源改造。2019年底之前,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5.巩固燃煤锅炉整治成果,对禁燃区20蒸吨/小时以下和建成区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和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施等燃煤设施,发现一起、取缔一起。(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6.开展散煤加工销售点整治“回头看”,严防禁燃区散煤加工销售点反弹。加强禁燃区外散煤加工销售点管理,对禁燃区违规销售散煤行为,追溯来源并依法进行查处。(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7.严格煤炭质量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在冬春季期间对商品煤销售和使用单位开展2轮次抽检,对硫分、灰分超过《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局第16号令)规定的,移交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部门依法进行查处。(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8.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三)实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1.出台老旧车辆淘汰补贴政策,加快推进老旧车辆淘汰。(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2.出台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以奖代补”政策,组织对渣土运输车、砂石料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等重型柴油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联合执法,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罚的监管机制。在用机动车排放明显可见黑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车辆行驶证,责令限期维修,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研究制订本区、外埠柴油车等车辆的禁、限行措施。(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交通运输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4.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优化全区货物运输结构,推进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由公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运输转移,提高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占比。(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5.推广新能源汽车。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车辆。为承担物流配送的新能源车辆提供便利。在物流园、产业园、工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加快充电桩建设。(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6.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2019年8月底之前,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乡〈开发区〉)
 
  7. 2019年8月底之前,淘汰老旧农机600台。(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8.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的行为,严禁运输企业储存使用非标油,彻底清除黑加油站点。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应当使用硫含量不大于10毫克/千克的柴油。(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运输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9.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交海发〔2018〕168号)。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船舶,限期淘汰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船舶。鼓励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航运船舶。推广使用电、天然气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有关街乡〈开发区〉)
 
  (四)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1. 2019年8月底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武汉星光热镀锌有限责任公司燃煤煤气发生炉拆除。(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
 
  2.开展建材、铸造等重点行业和使用燃煤锅(窑)炉的工业企业以及工业企业堆场、物料堆场等无组织排放摸底调查,完成一批无组织排放综合治理项目。(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 2019年底前,完成区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天物金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1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任务。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80毫克/立方米,鼓励按照50毫克/立方米标准进行改造。(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市场监管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
 
  4.实施“散乱污”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摸底排查,配套整治政策,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整治对象、方式和时限,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办”。2019年3月底前在政务网公开整治方案,并报市级备案。2019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和经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蔡甸供电公司,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5.加强油气回收监管,2019年底之前,督促年销售汽油量5000吨以上的中石化蔡甸广场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备。(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商务局,蔡甸街)
 
  6.对VOCs治理设施落实不到位、无组织排放严重的企业,督促企业制订治理方案,开展污染治理,推进完成一批VOCs污染治理项目。(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五)强化面源污染协同管控
 
  1.自然资源部门加强矿山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露天开采湿式抑尘技术和矿石加工封闭作业,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19年5月底前,完成土茧山、黄金、土龙和中刘矿区破损山体修复工作。住建、城管部门和园林林业部门组织做好建成区内主要道路的硬化和绿化,及时修复破损路面。对裸露土地登记造册并动态更新,加大城区裸土治理力度。(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园林和林业局,各有关街乡〈开发区〉)
 
  2.严格落实工地规范设置围挡和扬尘防治责任牌、非施工区域裸土和物料全覆盖、工地进出口和内部道路硬化、配套喷淋降尘设施、进出口配套车辆冲洗设施等措施。对工地开展专项执法全覆盖,每季度不少于1轮次。将扬尘污染防治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责任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水务和湖泊局、区园林和林业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梳理上报重点扬尘污染源名单信息,重点扬尘污染源应当安装扬尘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控平台联网,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数据正常传输。(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管执法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4.加强渣土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和砂石料运输车监管执法,严肃查处未密闭运输、车轮和车身不洁、未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未经渣土运输资质审核的车辆从事渣土运输作业的行为。建立渣土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和砂石料运输车监管执法制度,强化夜间监管执法力度。(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5.强化城市道路清扫和洒水降尘,扩大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范围,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达到85%以上。将渣土运输线路、工地周边道路、城乡结合部主要道路、工业园区货运车辆通行线路作为扬尘防控重点道路。(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6.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监管。2019年6月底之前,建立农作物秸秆焚烧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强化农作物秸秆禁烧监管执法,严禁露天焚烧行为。(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城管执法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7.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健全生活垃圾、园林废物等生物质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全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园林和林业局、区财政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8.开展汽车维修VOCs污染整治,城管部门依法对违章占道从事汽车维修喷涂作业的行为予以查处。政府采购的房屋立面涂刷和城市家具、桥梁以及道路栏杆维修喷涂项目,应当采用低VOCs含量的水性涂料。(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9.建立餐饮油烟排放单位全口径统计台账并实施动态化管理。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2019年底之前,建成区范围内公共机构食堂、3个灶头以上的饮食服务经营场所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建成区严禁露天炭烧烤。(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10.研究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范围。重点加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点节假日期间和婚丧嫁娶活动燃放烟花爆竹的监管,大力倡导使用低碳方式替代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11.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负增长。大力实施沼肥替代化肥行动。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养殖场通风环境,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减少农业氨排放。(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六)加强空气污染防控应对
 
  1.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措施清单。提高应急预案中污染物减排比例,黄色、橙色、红色级别减排比例原则上分别不低于10%、20%、30%。将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工艺环节,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建材、化工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实施应急运输响应。(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科技和经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2.实施错峰生产和错时作业,城管部门组织协调,夏秋季9时至18时,禁止开展城市家具、桥梁和道路栏杆维修维护喷涂作业。(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加强空气污染临时管控,当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小时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以及未来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暂停房屋拆除施工和工地土方施工作业、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作业、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作业,增加道路洒水降尘频次1倍。气温较低不具备道路清洗洒水条件时,暂停工地渣土运输作业。(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公安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4.加强气象条件监测,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促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责任单位:区气象分局)
 
  5.协调大气污染排放重点企业统筹做好生产调度安排,尽可能将停产检修时间安排在2019年10月中下旬,降低大气污染排放负荷。(责任单位:区科技和经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七)提升基础能力和科技支撑
 
  1.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研究在省级工业园区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研究在街、乡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升污染源VOCs监测能力,对重点排污单位定期开展VOCs监督性监测。(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2.推进VOCs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排放重点企业安装废气排放VOCs在线监控设施;推进无组织排放较大的企业在厂界安装VOCs在线监控设施。(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建立全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实施动态更新,为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和污染天气应对提供基础支撑。(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八)严格环境保护监管执法
 
  1.落实工业企业大气污染专项执法方案。组织对涉及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工业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大气污染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2.强化信用管理,将大气环境违法企业和纳入大气污染黑名单的工业企业、运输企业和建设、施工企业纳入征信体系,实施联合惩戒。(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发展和改革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3.充分利用“蔡甸区拥抱蓝天”微信群平台,加强空气质量精细化调度管控,及时对空气质量变化、空气污染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街乡(开发区)安排专人及时对大气办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认领并迅速安排整改。(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中法生态城社会事务处、各街乡〈开发区〉)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街乡(开发区)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问题负总责。区直各有关部门负责统筹做好本行业、本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各街乡(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工作的指导、督办、考核、通报,确保年度任务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制订细化实施方案,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管理制度,实行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网格管理,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网格长,对网格区域范围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负责,方案及网格长名单于2019年4月底之前报区大气办备案。
 
  (二)强化督办问责。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作为政府环境审计和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区大气办要加强对各街乡(开发区)、区直各有关部门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大气污染问题整改情况加强调度、督办和通报,对因工作不力、目标滞后、污染问题突出而被媒体曝光或省市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问题,在全区进行通报,必要时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监管工作不到位和落实临时管控措施不力造成严重污染问题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三)强化资金支持。区级财政加大对大气环境保护资金支持力度。财政资金要重点用于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强化对企业废气治理提标改造、燃煤炉窑整治、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餐饮油烟治理和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支持和引导。
 
  (四)注重宣传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正面引导。公开典型环境违法案例,强化负面警示。鼓励公众通过多种渠道举报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增强企业主体责任,中央在汉企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绿色生产。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努力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蓝博同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电话:400-6600-880

联系电话:010-69457333

公司传真:010-80493169

客服QQ:81327455

网址:www.lbtc.cn

企业邮箱:zb@lbtc.cn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玉石井东街38号

[向上]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400-6600-880
二维码

扫二维码免费领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