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政策 >

徐汇区2018—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作者: admin 时间:2019-08-16 来源:未知
摘要:2000年以来,结合全市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徐汇区滚动实施了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总体上看,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趋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迭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未来三年,全区将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0年以来,结合全市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徐汇区滚动实施了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总体上看,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趋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迭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未来三年,全区将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特制订《徐汇区2018—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徐汇区第七轮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要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使得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上海市基本建成“五个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
 
  ——区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黑臭河道整治成效持续巩固,地表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力争达到80%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到37微克/立方米;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
 
  ——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建立起“两网协同”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全面安全处置。
 
  ——生态安全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空间应保尽保,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61平方米,生态资源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社会共治体系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全区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稳步提升。
 
  二、大气环境保护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以实施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为核心,以产业和交通领域为重点,统筹能源、建设、生活等领域,强化联防联控。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实现“四个明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一)不断优化能源结构调整
 
  完成全区中小燃油锅炉氮氧化物(NOX)排放深化治理。实施燃油锅炉“油改气”“油改电”,2020年底前,完成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
 
  (二)全过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到2019年,全面完成石化行业、陆地和液散码头储罐及装卸过程密闭收集处理或回收,完成液散码头泄露监测,建立健全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修复系统。完善本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并开展动态更新。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和行业控制。按照“控制总量、削减存量、减量替代”的原则,对涉VOCs排放的建设项目按新增排放量的2倍进行减量替代。持续推进包装印刷、船舶制造等行业VOCs治理,到2020年重点行业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50%以上。全面实施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禁止生产高VOCs含量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新、改、扩建项目,现有生产项目鼓励优先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料。
 
  (三)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
 
  完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公交优化、慢行友好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同步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增公务用车中使用新能源车。提升道路机动车辆污染治理水平,强化在用车尾气治理及排污监管,建立在用车维修点联网监测监管体系,完善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监管平台。严格实施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烟度排放标准,加强非道路机械执法检查。
 
  (四)持续推进扬尘污染控制
 
  一是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到2020年全区装配式建筑的单体预制率达到40%以上或装配率达到60%以上。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二是推进绿色工地建设。在符合建设管理部门要求的建筑工地推进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结合工地扬尘在线监测,逐步推进工地降尘喷雾的使用。到2020年全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全区拆房工地洒水或喷淋措施执行率达到100%。三是深化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源头管控,细化、规范渣土运输车辆行驶路线,确保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密闭装置并确保正常使用。加大对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现象的联合查处力度,加强龙吴路周边、徐汇滨江等重点区域的联合执法,严查严罚跑冒滴漏等扬尘违规行为。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到2020年,道路冲洗率达到82%以上。四是建立扬尘颗粒物在线预警监测系统。增加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布点范围,做到全天候、全覆盖监测预警,实现扬尘数据共享,形成预警联动响应全过程、常态化。
 
  (五)加大社会生活源整治
 
  推广低VOCs含量产品在汽修行业的应用,色漆使用水性涂料,中涂、底漆使用高固含涂料,到2020年,力争全面完成低VOCs含量产品的替代。全面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和第三方治理,推广集中式餐饮企业集约化管理。研究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维护保养技术规范,提高油烟和VOCs协同净化效率。
 
  三、水环境保护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推动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同时保护好饮用水源地、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坚决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
 
  (一)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全面推进雨污混接改造工作,提升城区截污纳管实效。持续推进建成区市政管网雨污混接改造,完善排水管网长效管理机制,至2020年完成区内长桥、南站、微电子等15个排水系统雨污混接改造工作,杜绝泵站旱天放江。结合旧住房综合改造和房屋大修实施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实施市政、老旧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包括地下排水管网更新和修复、阳台立管、厨房污水立管、非居住用房污水纳管等改造。新建房产项目、大修改造房产项目在环评、设计初期时必须将阳台废水纳入污水管网,从源头断绝新产生的雨污混接。积极推进我区龙华和长桥两个污水处理厂的功能调整工作,形成区域内没有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的格局。
 
  (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落实国家和本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规划引领,编制本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结合城区改造和建设,开展海绵城市试点,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加大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从源头削减雨水径流总量并减少城区面源污染影响。结合徐汇滨江地区、中环绿带、外环绿带的开发建设,开展雨水生态处理处置技术试点,在公园、广场建设雨水花园。新建大型建筑中,因地制宜采用生态屋顶和垂直绿化。新建、改建市政道路,因地制宜采用绿色街道的形式以及可渗透铺装。
 
  (三)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治理
 
  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实现市考断面的水质目标,采用控源截污、沟通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继续推进全区中小河道整治,使河道水环境和陆域面貌得到明显提升。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实施《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建立完善河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结合无违村居(街镇)创建,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按照全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整治和劣V类河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工作要求,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确保工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持续实施“一河一策”,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工作。
 
  四、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一)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
 
  按照全市土壤详查工作方案,配合开展我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以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交通干道两侧和优先管控的潜在污染场地为重点,力争2018年上半年基本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明确全区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清单。
 
  (二)优化整合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按照水土联动、统一规划,优化整合本市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以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交通干道两侧和优先管控的潜在污染场地为重点,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加强重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联动监测,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到2018年底前,完成全区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整合工作;2019年底前,实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街镇、园区和重点监管企业全覆盖。
 
  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2018年底前,建立区级潜在污染场地、重点监管企业等数据库,并与市级数据库信息对接。同时加强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建立跨部门的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中的作用。
 
  (三)严格控制和预防土壤污染
 
  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结合全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情况,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有序开展搬迁或关闭。加强重点监管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强化工业企业源头管理,防范企业拆除过程引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四)推进场地污染防控和治理
 
  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序推进土壤治理修复。强化建设用地储备、出让、收回、续期等环节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实施建设用地动态流转调查评估制度。结合发展布局调整和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拟开发利用为住宅、商业、学校、医疗、养老场所、游乐场、公园、体育场、展览馆等环境敏感性用地的潜在污染场地为重点,开展治理修复。
 
  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和相关机构规范化运营水平,实施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
 
  (一)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制定并实施本区垃圾分类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通过治理模式创新,补好城市管理短板。将垃圾分类纳入小区综合治理、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单位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居住区达标验收挂牌制度;要充分发挥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协调物业、志愿者、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力量,引导和推动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全面完成937个小区垃圾收集点的硬件改造与配置,鼓励源头分类,创建2个示范街道(镇)、600个达标示范小区、100个宣传发动有力、硬件设施完善、分类体系完整、工作实效突出的垃圾分类先进小区。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0年,全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实现全覆盖,完善分类管理、巩固提升分类实效,初步建立起“两网协同”可回收物收运体系。
 
  (二)构建建筑垃圾科学处置体系
 
  落实《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严格落实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强制使用制度,推进区级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场所建设,健全建筑垃圾全程管控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三)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
 
  持续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优化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途径。进一步深化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托“104”工业地块、现有固废设施等场所,探索固废循环利用基地建设。
 
  (四)完善危险废物安全收运体系建设
 
  大力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构建多层次的收运体系。鼓励区域和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危废处置需求,配套建设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设施。构建多层次的收运体系,推进工业园区的收集中转平台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难题。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责任体系建设。
 
  六、工业污染防治和绿色转型发展
 
  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和环境政策体系为抓手,加大全过程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一)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改造
 
  按照国内最严要求,提高重点行业产业准入标准、水耗能耗和环保排放标准,明确不同类型园区差别化产业准入政策。落实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作用,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继续推进规划环评,充分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防范作用。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严格控制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继续推动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
 
  (二)加快结构调整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再生铅、再生铝等低端污染行业整体退出。开展黄浦江沿岸化工企业、堆场、码头摸底调查,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企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并实施;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排查力度,加大对排放铅、汞、镉、铬、砷、镍等多种重金属的落后产能调整力度。推进“104”工业地块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启动推进绿色制造,结合全市相关“绿色标准”,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工厂建设、绿色(生态)产品开发。推进环保产业、环境服务业发展,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监测领域,推进第三方治理示范项目。开展对环境第三方服务机构技术人员、对企业环境保护操作人员的培训、认证、核查等工作。
 
  (三)完善园区环境建设和监管体系
 
  强化工业园区属地化管理责任,落实规划环评管控要求。持续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提高工业园区集中防污治污水平。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104”区域已开发地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建立完善雨污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排损,防范风险。试点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推进环保管家等环境服务业在工业园区示范应用。
 
  七、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硬约束。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落地,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
 
  (一)持续推进生态绿化建设
 
  积极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完成徐汇桂江路10公顷绿地,积极推进立体绿化和林荫道、绿道建设,加快推动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三年累计建设各类立体绿化9公顷以上。针对中心城区生态空间高度稀缺的特点,以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能力为导向,优化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开展肇嘉浜路中央隔离带、徐家汇商业中心区域、武康路区域的绿化景观提升,同步提升襄阳公园、衡山公园和徐家汇公园面貌,逐步提升衡复地区52块街心花园及街边绿地的绿化景观效果。
 
  (二)重点建设徐汇滨江低碳发展实践区
 
  以“规划先行、有序开发,资源整合、融合发展,水陆联动、生态宜居,重塑文化、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结合徐汇滨江地区的自身特色,构建以水生态为特色的综合性市域生态框架体系,形成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合理匹配,能源的梯级利用与能源回收及储能技术有机结合,能源调度与信息交互高度集成的能源供应及利用体系。推进滨江公共绿地项目建设和开放空间景观灯光建设,全面形成徐汇滨江沿线区域“协调、宜人、美观”的璀璨夜景面貌。完善滨江交通路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提升功能品质、景观品质和服务品质,构建系统性、网络化的滨水绿地和公共空间,打造浦江岸线的样板段。
 
  (三)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管理”和上海“四大品牌”建设,明确我区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管控单元,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形成落地的管控体系,为推动本区形成绿色发展带、人居安全带和生态保障带协同发展的战略新格局提供决策依据。
 
  八、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
 
  发展壮大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和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强化循环经济示范引领、完善循环型产业发展
 
  落实推进国务院“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建立法治化、制度化处置流程,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处置方式,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有效衔接,建设一批两网协同回收处置点,加强城市低值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进一步推动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稳步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大力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品使用,削减一次性用品使用,实施绿色建材等产品强制推广和使用。
 
  (二)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
 
  结合市民修身行动,加强宣传引导,广泛传播绿色生活理念。通过各类培训、主题活动、宣传册、公益广告等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宣传,提高市民知晓率,将相关绿色生活内容纳入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镇、文明小区及文明单位指标体系,坚持创建引领,推动工作落地。加强对绿色产品开发研发、绿色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支持;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强制采购制度,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产品;鼓励倡导绿色采购;推进节能信息公开;推广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倡导采用电视、电话的会议方式;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鼓粉盒等资源再生产品。继续深化“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培育市民文明绿色生活方式。
 
  (三)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工作
 
  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打好生态环境舆论主动仗,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壮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统一战线。创新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建好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丰富新媒体宣传产品。增强宣传品牌辐射,持续开展“环保微课堂”品牌活动,发布我区“汇宝带你生态游”路线,不断拓展路线参观点位。提升生态环境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宣传发动全社会行动,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示范单位、绿色家庭、绿色餐厅、绿色生态社区、绿色学校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创建,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三年内计划创建“绿色社区”30个、“国际生态学校”4所、“绿色学校”70所、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个、区级“环境教育基地”6个。
 
  九、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保障机制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法制、费制、标准、科技、政策等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强化环境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建立完善本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强化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本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和绿色发展评价制度,完善党政领导班子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机制,健全完善区级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机制。深化环保体制改革,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将环境执法机构列入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序列,健全街镇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推进环境治理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继续深化环评审批分类改革,完善环保竣工验收制度;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本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中小河道整治常态长效机制。
 
  (二)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执法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结合落实环境监察监测执法垂直改革方案、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属地环境执法,强化环保专业执法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联动,构建市、区、街镇三级环境监督网络。围绕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等目标,专项执法与“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举,加大本区环境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黑臭河道整治、纳管企业监管、涉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管、垃圾违法违规转运处置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力度。继续强化多部门联动监管、联合执法,完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三)完善环境监测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完善以PM2.5和臭氧为核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环境气象、交通环境空气、产业园区空气特征污染物、扬尘等专项监测网络;完善本区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出入境断面、主要河道水质监测;建立覆盖主要用地类型和土壤环境敏感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覆盖全区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完善辐射应急及在线监测网络;健全本区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源在内的污染源监测体系,重点排污单位率先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全覆盖,完善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监测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发展,强化全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和共享,推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污染源数据整合和联动管理,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统一编码,完善污染源监管“一源一档”,开展环评可视化审批,开展本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深化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联动监管体系,实现污染源信息统一填报,提升污染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开展应用系统向电子政务云迁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实现污染源、污染物、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和成果应用。建立环保数据交换平台和资源监控平台,开展环保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研究,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建设。整合本区环境风险源数据信息,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建设,实现事前完善预防、事中高效处置、事后评估整改的全过程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管执法平台。推动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事故应对能力建设,推动高风险企业不断提高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强化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监测监管,升级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防措施。
 
  (四)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强化对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相匹配的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加强政策资金对循环经济领域技术、网络体系、产业发展等的支持带动作用,扶持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
 
  (五)完善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机制。
 
  (六)推进全社会环保共建共治共享
 
  加强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环保政务公开,对重大环保政策、生态环境监测、重点污染源、环境基础设施污染物排放情况、突发环境事件等环境信息,实行全面公开,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落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接受公众监督,推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健全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扩大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发布范围。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附件:1.徐汇区第七轮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汇总表
 
  2.徐汇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委员会成员单位名单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蓝博同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电话:400-6600-880

联系电话:010-69457333

公司传真:010-80493169

客服QQ:81327455

网址:www.lbtc.cn

企业邮箱:zb@lbtc.cn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玉石井东街38号

[向上]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400-6600-880
二维码

扫二维码免费领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