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白云区2018—2019年度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白云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按照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决定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5个月的2018—2019年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全面强化对各类大气污染源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监管,严厉查处超标排污和无组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推进《白云区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省、市控制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天气,努力使白云区冬春季污染天数减少,促使白云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实现在全省和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区县中排位提升。
二、攻坚措施
(一)狠抓扬尘污染治理
1.严格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控。继续推进绿色文明工地要求管控,持续开展建筑工地防尘污染防治交叉检查和评比制度,有效利用建设工地远程监控系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报备制度,严格执行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应包括工地内的防扬尘措施、工地进出口50米范围和所经过道路破坏维护和清洁保护等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制度,严格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大力推进施工工地安装扬尘监测监控系统和自动喷淋设备,提升监管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施工工地的扬尘管控。辖区内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建设工程在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的,应当配备降尘防尘装置。强化对建筑工地的大气污染防治现场监督执法,严格查处施工单位大气污染防治违法行为。全面清理城区内泥沙裸露地块,对三个月内暂时不能开工建设的泥沙裸露地块一律进行覆盖、绿化、硬化和美化,对既不开工建设、又不进行覆盖绿化、或者将建设用地挪作他途的要依法给予处罚。增加建筑工地防扬尘交叉检查频次,至少每月对全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不定期在区级大气调度平台(微信、腾讯)公布督查结果及排名情况。(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2.加强房屋拆除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拆迁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拆迁工地进行围挡,做到边拆边围、拆完围完、围完封闭,湿法作业,及时清运;每月至少开展1次城区轨道交通、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建设等涉及房屋拆迁工地的督查。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依法实施处罚,拒不改正的,依法责令停工整治。(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3.严格开展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强力推进渣土管理“数据铁笼”工作,完成全区渣土车卫星定位系统安装,规定运输车辆通行路线和时间段,利用渣土运输监控系统,对渣土运输车实施远程监控,加强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运输车辆执法监管,严查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有效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行为,严格依法追究运输企业业主及驾驶员的相关责任。加强“脏车”入城管控。对构成道路扬尘污染违法的运输车辆,由区城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处罚,拒不改正的,依法责令停运整顿。(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交运局、区住建局、市公安交管局白云分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4.强化道路保洁,加大城郊道路扬尘污染管控。加快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方式,重点区域和城市建成区内主要道路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作业。严格按照《贵阳市城市道路等级划分及清扫保洁要求和标准》和《贵阳市市容环卫作业规范》要求对道路进行清扫保洁、洒水降尘及冲洗作业。确保实现“积尘不过夜,车过不起尘”。加大对城区周边破损路面的维护和养护,做到固边护坡、植被绿化。在污染天气状态下要根据市大气办调度加大洒水频次,保持城区道路路面及重点区域道路路面湿润,其他区域道路路面不得见明显扬尘。(牵头单位:区城管局,配合单位:区交运局、区城维公司、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5.控制渣土消纳场扬尘污染。在用渣土消纳场采取防扬尘措施,最大限度防治扬尘污染。渣土消纳场封场以后要及时进行生态修复。非法设置的渣土消纳场要一律限期依法关停,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牵头单位:区城管局、配合单位:区生态局、区国土分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6.推进砂石土矿山扬尘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砂石土矿山企业防扬尘设施建设和管理,砂石土矿山企业要硬化矿区内道路,建设除尘系统和喷淋系统,对破碎区实行密封并安装布袋收尘器和喷淋装置,输送廊道实行全密封,成品仓库实行全封闭并在破碎系统安装喷淋装置;加强矿山企业监管,依法取缔关停城市周边非法采矿、采石和采砂企业和个人,已经关停的砂石矿山尽快完成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城市周边矿山企业、配煤场所等产生扬尘污染的企业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不完善的矿山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予以关闭。要明确矿山企业对其周边所经过道路的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对造成周边道路扬尘污染的要依法进行处理。(牵头单位:区国土分局(非法取缔、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生态局(扬尘防治及管控);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7.推进来料加工扬尘污染治理。依法取缔城区周边非法来料加工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加强执法检查,杜绝已取缔关停的非法经营企业死灰复燃,打击为逃避检查的夜间生产经营行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8.加大工业物料堆场扬尘整治。排查摸清工业物料堆场底数,建立清单,按照“一场一策”要求制定防治规范化措施。工业企业物料堆场实行规范化管理,应当硬化施工现场主要通道和物料堆放场所,采取封闭式仓库、设置防风抑尘围挡和覆盖、喷淋抑尘等措施。对土石方、建筑垃圾采取覆盖或者固化措施,有效控制堆场扬尘污染。物料装卸要配备喷淋等防尘措施,转运物料尽量采取封闭式皮带输送,车辆转运必须全覆盖,厂区主要运输通道要硬化并定期冲洗。(牵头单位: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二)狠抓餐饮油烟污染整治
1.露天餐饮油烟整治。对2条规范夜市街外非法占用公共场所露天经营餐饮、烧烤的摊点、餐饮门店外非法占用公共场所设置灶台(烧烤台)店外经营的行为依法进行整治,严格处罚;提升2条规范夜市街经营管理标准,严格规范经营时间、经营场所及范围,对露天生产加工餐饮的门店全面推广使用无烟烧烤炉具或带油烟净化功能的烧烤炉具,确保餐饮经营油烟达标排放。(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2.固定门店餐饮油烟整治。城区内有油烟产生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对油烟进行治理,对安装不符合要求或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限期整改。新、改、扩建有油烟产生的餐饮项目必须同步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对产生油烟排放的固定餐饮门店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没有安装油烟净化的,督促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店,对其油烟净化设施安装、运行台账记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3.无证照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整治。重点对符合餐饮服务基本特征的、尚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工商执照的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整治,特别是对油烟净化排放条件不具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到位的无证无照或有证无照餐饮服务经营者,坚决依法予以查处。(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三)狠抓燃煤污染治理
1.开展燃煤锅炉淘汰及改造后督察工作。对已淘汰的燃煤锅炉情况进行复查,严防死灰复燃;对已改造的,加强监管,达不到相关要求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工业园区及化工、制药等产业聚集区着力推动建设集中供热或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启动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贸局、区生态局、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2.开展全区20吨以上的燃煤设施专项检查,督促各单位完成燃煤锅炉环保设施的维护和检修。严格依法查处用煤单位企业未采取密闭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防尘措施,严防大气环境污染。每月开展炉前煤质抽查,防止存放优质煤、燃用劣质煤现象发生,对超标企业依法实施处罚。(牵头单位:区生态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3.严格加强燃煤煤质监管。全区范围内禁止销售和燃用含硫量超过0.5%、灰份超过10%的生活用煤;没有配套脱硫、除尘设施的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禁止燃用含硫量超过0.5%、灰份超过10%的煤炭。(牵头单位:区经贸局、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4.严格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监管。按照《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2018年底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要求,加强对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禁煤区”的监管,彻底取缔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民用原煤经营网点、“禁煤区”煤品经营网点和经营性燃煤炉灶,严查流动商贩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占道兜售和燃用原(散)煤、煤矸石、粉煤、煤泥、燃料油(重油和渣油)、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树木、秸秆、锯末、稻壳、蔗渣等)、燃料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硫蜂窝型煤、轻柴油、煤油和人工煤气等高污染燃料,严查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燃烧设施及各类违法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行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经贸局、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5.全面做好“禁煤区”及大气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内低保用户冬春季取暖补贴工作,确保低收入用户的取暖需求。(牵头单位: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6.规范“禁煤区”外燃煤经营销售网点,实施动态管理,销售符合质量标准的燃煤,逐步实行城区煤炭集中统一配送。开展“禁煤区”外燃煤销售网点煤质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劣质散煤流通。每月向社会公布流通领域煤质抽检结果和处罚情况。(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四)狠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整治工作
1.狠抓露天焚烧秸秆整治工作。区农水局要依法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采取积极有效方式引导农民综合利用秸秆,不能综合利用的要集中收集堆放,统一处置,降低秸秆焚烧的可能。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建立秸秆禁烧网格化管控机制。加大宣传,张贴醒目引导标语,加强对露天焚烧秸秆行为的管控。重点在城区周边、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各乡(镇)、社区要增派人员、加大巡查频次,严防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发生。加强农村及周边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牵头单位:区农水局、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2.狠抓露天焚烧垃圾整治工作。落实城管部门和乡(镇)、社区的网格化监管责任,重点在大气环境保护重点区域(贵遵路沙文路段、同程大道、黎阳大道、白修线、白金大道、白云南路、白云中路、白云北路等路段)加大对露天焚烧垃圾行为监管和打击力度,加大对露天焚烧垃圾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对环卫公司和环卫人员的宣传教育和责任落实。污染天气和凝冻天气条件下要全天候加强巡查监管力度,严防露天生火取暖行为发生。(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3.严格查处建筑工地内的露天焚烧行为。加大对建筑工地内的露天焚烧行为管控力度,将其纳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范畴进行一并管理和处罚。(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维公司、区城投公司、区工投公司、区蓬莱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4.建立督查、曝光制度。组建大气污染问题督察巡查小组,分区域、分时段对垃圾、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有垃圾、秸秆焚烧情况的区域,严格追究包保责任人的责任。被市级督查发现一起,扣除属地单位当月环境空气质量考核4分,被区级督查发现一起,扣除属地单位当月环境空气质量考核2分,并将在区“群-场-会”微信平台进行调度。(牵头单位:区大气办,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五)狠抓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
1.加强机动车排气抽检。在城区出入口设立卡口,对长途客运车、大型货运车、老旧车辆等进行尾气抽检,坚决杜绝“冒黑烟”情况发生。(牵头单位:市公安交管局白云分局、区交运局,责任单位:区生态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2.严格整治致使交通拥堵的违法行为。优化交通疏导方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有效控制堵车引发的车辆怠速滞留、人为乱停乱放造成拥堵等问题,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牵头单位:市公安交管局白云分局、区交运局,配合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3.加强对燃油品质的监督管理。对油库(包括企业自备油库)、加油站、工业企业运输车辆用油开展专项行动,对不合格的柴油进行溯源,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车用尿素行为,禁止以化工原料名义出售调和油组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兑调和油,严禁运输企业储存使用非标油,坚决取缔黑加油站点。(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贸局;责任单位:区交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六)严格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
1.加强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根据重点行业污染源达标评估结果,对水泥、焦化等重点涉气行业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整改治理。对工业大气污染源实行清单式管理模式,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执法,确保重点行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牵头单位: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2.对“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开展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列入淘汰类的,基本做到“两断三清”(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及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类的,要按照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的原则,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的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要求,对污染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达到环保要求,实现做大、做优、做强。升级改造完成并经由相关部门会审签字后方可投入运行,并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凡被检查达不到要求的,本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对违法企业依法实施处罚。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对“散乱污”企业集群要实行整体整治,制定总体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开,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间表的要求,同步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企业升级改造。没有达到总体整改要求出现普遍性违法排污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不到位的,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牵头单位:区生态局、区经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3.对工业企业烟粉尘进行治理。根据《贵州省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磷化工、火电、水泥三大行业重点污染源超标排放治理;完成氮肥、有色金属、铁合金三大行业重点污染源超标排放“一厂一策”整改方案制定。对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牵头单位: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4.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污染防工作。按照《关于印发<白云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白府办发〔2018〕68号)要求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档案及监管制度,大力推行低挥发性物料使用,严格控制原料储存与装卸、工艺过程、末端治理、废液废渣逸散及生产设备密封点泄漏等环节及非正常工况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牵头单位: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5.持续开展油气回收治理执法检查。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专项执法检查,加强监管,确保油气回收设施正常运行,全面实现油气回收利用。严查未按国家规定安装并正常使用油气回收装置的违法行为。新建、改建、扩建储油库和加油站,必须同步依法安装油气回收及治理设施。(牵头单位:区经贸局、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生态局。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6.加强涉及臭氧污染排放及转化的工业涂装、挥发性有机物及氮氧化物企业监管。加强涉及臭氧污染排放及转化企业台账管理,台账记录内容应包括生产原料、辅料使用量、废弃量、去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内容。依法严禁工业涂装企业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严禁在非密闭空间生产或使用挥发性有机物,严禁涉及氮氧化物生产企业超过特别限值进行排放。(牵头单位:区生态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在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要加强组织领导,每周调度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在气候条件不好,可能发生污染天气情况时要亲自调度,统筹协调,集中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统筹抓好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
(二)动员公众参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大对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定,使专项整治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加大大气污染有奖举报力度和范畴,将大气污染有奖举报平台扩展到12345和12369,有奖举报范畴扩展到全部大气污染行为,并广泛开展“随手拍”等活动,引导全民参与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延伸环保触角,朝着共享共建的方向迈进。实行群众有奖举报,引导全民参与改善我区环境空气质量,力争做到大气污染监管“无空白、无盲区”。
(三)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和要紧密协调、积极配合,采取交叉检查、综合治理等方式开展联防联控,确保大气污染无盲区、无死角;二是污染天气紧急应对机制。区生态局和区气象局要加大对污染天气的准确研判,各相关单位在不利气象条件下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尽最大限度开展控污保良工作;三是污染源点对点调度机制。严格实施污染源清单管理,采取远程视频监控、专人盯防、驻厂监督、巡回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大气环境污染源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化的监管和调度机制。
(四)狠抓环境执法。掀起冬春季大气环境保护执法风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冬春季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严查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违法行为,重点打击“白天冒白烟,晚上冒黑烟”的大气污染的“黑排口”,坚决取缔“黑烟囱”。要切实加强环保大检查,开展经常性联合执法、随机性专项督查、应急性驻厂监察,联合生态、住建、城管、国土、工商、公安、司法等多部门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围绕大气污染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开展排查,实行上限处罚,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监督缺位、执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为,监察机关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五)狠抓督查问责。成立白云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督查组,对全区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采取半月督查、半月通报、专报区政府的方式进行督查和监督,督查结果作为各单位年度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目标责任书考核和环保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将作为换届工作时考察任用干部和追责问责的重要依据;区大气办每天通报督查情况,对督查中发现垃圾、秸秆焚烧等问题,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和相关规定对所在区域政府或管委会给予相应处罚,情况严重者,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