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注意了,肥胖居然和油烟有关系
每一种油脂产品都有“ 烟点”,也就是开始明显冒烟的温度。
过去那种颜色暗淡的粗油往往在130度以上就开始冒烟,而对于大部分如今的纯净透明油脂产品来说,这个温度通常在200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日常炒菜的合适温度是180度,实际上是无需冒烟之后才下菜的。
换句话说,冒油烟之后再放菜是粗油时代的习惯,但现在很多家庭主妇甚至是厨师,都习惯了在锅里冒烟的时候再把菜放进去。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身体有害,对维生素有破坏,甚至来说,油烟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空气污染。
炒菜温度在200-300℃之间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丙烯醛、苯、 甲醛、 巴豆醛等,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已经确认,油烟是肺癌的风险因素。在华人烹调圈中,无论是内地、台湾、香港还是新加坡的研究,都验证了油烟与烹调者健康损害之间的密切关系。
油烟除了让肺癌风险增大之外,它还与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也可能有关。
有研究证明,经常炒菜的女性体内丙烯醛代谢物、苯和巴豆醛的含量与不经常炒菜的对照相比显著升高,也有研究证明烹调工作者体内的1-羟基芘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大大高于非烹调者。这1-羟基芘就是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中的一种,而丙二醛是血液中的氧化产物,与心脏病等慢性病有密切关系。
当油烧到150摄氏度时,其中甘油会生成丙烯醛,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当油烧到“吐火”时,除产生丙烯醛外,油烟还会产生凝聚体,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发生癌变。反复加热的食油含有致癌物质更多,它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厨房是非常有必要安装
油烟净化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