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以调查、审批、监管、执法为四个工作抓手,以事前指导为手段来控制源头,采用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和日常管控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率,严格控制餐饮油烟达标排放,致力改善大气污染,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是增强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海宁市级层面成立了小餐饮监管综合治理平台,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规划管理、审批、行政执法、信访处置等事宜。各镇(街道)负责落实餐饮油烟专项整治部门,明确责任人员全面负责辖区内餐饮油烟治理工作。按照“规划先行、注重引导、联动审批、各司其职、重点整治、强化监管”的原则,从事前、事中、事后等环节,全方位推进小餐饮行业餐饮油烟的综合治理工作。
二是实施联审联批、强化源头管控:各相关部门以自身职能为切入点,以联审联批为抓手,从源头上规范餐饮业选址和餐饮油烟排放行为。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城区餐饮业布局开展专项规划;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注册审批;嘉兴市生态环境海宁分局强化环评备案条件审查;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对非法、违规行动的行政执法力度。由嘉兴市生态环境海宁分局牵头,联合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对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踏勘,检查新设餐饮场所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具备排污处理设备,指导店主落实整改措施。2018年累计行政指导1000余次、联合现场踏勘412次。
三是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引入“互联网+”监管模式。建设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油烟净化器电流、风机运行等参数判断油烟净化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实现对油烟排放区域的监控和执法。通过现场查看、数据信息汇总筛选出100家规模较大、位于重点敏感区域的大中型餐饮单位实施油烟排放在线监控,从而使监管的及时性、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是注重管治结合、实现长效管理:以日常巡查监管、敏感区域管控、专项油烟治理为重点,对重点敏感区域和预防性监管区域区分落实管理力量及巡查力度。按照信访举报投诉处理情况,对于油烟问题多发频发的重点区域、小型餐饮集中的老旧城区,不定期检查油烟排放情况,适时使用油烟检测手段,辅助油烟超标的查处。各镇(街道)利用网格,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强化日常监管,确保管理长效。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化防治理念:结合日常监管,发放餐饮油烟管理宣传手册,走进街道社区进行油烟治理宣讲,向餐饮业主、物业普及餐饮油烟治理常识,提升餐饮经营业主守法意识,促进餐饮行业自律,形成科学、有效的餐饮油烟管理理念。2018年共组织开展了10场宣讲,向海宁市全市3000余家餐饮单位进了餐饮油烟治理知识的普及。